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林氏字源编小说序 五代 · 林罕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长兴二年岁在戊子
时年三十有五。
疾病踰时。
閒坐思书之点画。
莫知所以。
乃搜阅今古篆隶。
始见源由。
旋观近代以来。
篆隶多失。
始则茫乎不知。
终则惜其错误。
欲求端正。
将示同人。
病间有事。
其志不遂。
至明德二年乙未复病。
迄于丁酉冬不瘳。
病中无事。
得遂前志。
大理少卿赵崇祚讨论。
成一家之书。
孔安国尚书序云。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始画八卦。
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
贾耽滑州时。
作偏傍字源序云。
降及夏殷周。
通谓之古文。
宣王太史史籀
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小异。
七国分裂。
篆与古文。
随其所尚。
始皇兼并海内。
丞相李斯遂收拾遗逸。
苍颉七章。
车府令赵高作爰历七章。
太史胡母敬作博学七章。
并约籀文。
篆体转工。
世即谓之小篆。
属秦滋烦。
人趋简易。
故军正程邈变古文大小篆作隶书。
然书之所兴。
莫定何代。
隶之所起。
始自秦时
篆者取虫篆之形。
隶者便徒隶之用。
汉初有书师。
以隶合小篆为五十五章。
教于乡里。
平帝元始中
徵通书会京师者百有馀人。
方立小学之科。
扬雄采掇其可用者。
作训纂八十九章。
东汉班固
加十三章。
共一百二章二千一百二十字。
虽偫书并载。
而目录不分。
太尉祭酒许慎
取其形类。
作偏傍条例十五卷。
名之曰说文。
颇有遗漏。
吕忱又作字林五卷。
以补其阙。
三国之后。
历晋魏陈隋。
书甚行。
篆书殆将泯灭。
唐将作少监李阳冰
就许氏说文复加刊正。
作三十卷。
今之所行者是也。
其时复于说文篆字下。
便以隶书照之。
名曰字统。
开元中
以隶体不定。
复于隶书字统下录篆文。
作四十卷。
名曰开元文字。
自此隶体始定矣。
兼改古文尚书及无平不陂字。
即其类也。
先已有九经音义。
及切韵玉篇行焉。
大历中
司业张参作五经文字三卷。
一百六十部。
其序略云。
以类相从。
务以易了。
不必旧诀。
自非经典文义之所在。
虽切于时。
略不集录。
以明为经不为字也。
开成中
唐元度以五经文字有所不载。
复作新加九经字样一卷。
凡七十六部。
其序略云。
有偏傍上下本所无者。
纂为杂辨部以统之。
然九经所有之字。
即加训切。
况是隶书。
莫知篆意。
其字注解。
或云说文者。
即前来两说也。
或云石经者。
蔡邕于国学所立石经也。
或云隶省者。
即隶减也。
唐立石经。
蔡邕之故事也。
周礼。
保氏掌养国子以道。
教之六书。
谓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
六者造字之本也。
篆虽一体。
而隶变数般。
篆隶即兴。
讹舛相错。
非究于篆。
无由晓隶。
六书者。
非止著一意而属一字。
一字之内
有占六书二三四者。
大都造字皆包含六意。
字有正者倒者。
横而在上中下者。
竖而在左右中者。
向者背者。
并者重者。
顺者逆者。
左者右者。
俯者仰者。
横坼而里别字者
竖开而夹别字者
一字成者
有全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合成者。
有省二字三字四字合成者。
隶书有不抛篆者。
有全违篆者。
有减篆者。
有添篆者。
有篆隶同文者。
在篆体则可辨。
变隶体则多有义异而文同。
篆亦有之。
今悉解之于后文。
此不同例。
俗有隶书赋者。
假托许慎为名。
颇乖经史。
据颜氏家训云。
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为。
大误时俗。
吾家子孙。
不得收写。
又有古今隶书端字决疑赋。
更不经于隶书赋。
当今之世。
不可学之。
又有下作子为学。
更旁作生为苏。
凡数十百字。
谓之野书。
唐有敕文。
明加禁断。
今往往见之。
亦不可辄学。
颜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
每一字作三般。
即注云。
上正中通下俗。
既合标题。
合有褒贬。
全无与夺。
亦无取焉。
其道书鬼书天篆章草八分飞白破体行书。
无益于字。
此亦不录。
篆隶有笔力遒健。
字势妍丽。
乃意巧之人。
临文改易。
或参差之。
长短之。
屈曲之。
拗捩之。
务于奇怪。
以媚一时。
后习之人。
性有利钝。
致与元篆隶不同。
盖病由此起。
今之学者。
但能明知八法。
洞晓六书。
道理既全。
体格自贵。
亦何必踵欧虞褚之惑乱哉。
罕今所篆者。
则取李阳冰重定说文。
所隶者。
则取开元文字。
虽知鲁钝。
不失源流。
所贵讲说皆有依凭。
点画自无差误。
杜征南注左氏春秋。
以经杂传。
谓之集解。
何都尉论语序云。
今集诸家之善。
亦谓之集解。
罕以隶书解于篆字之下。
故效之亦曰集解。
今以说文浩大。
备载偫言。
卷轴烦多。
卒难寻究。
翻致懵乱。
莫知指归。
是以剪截浮辞。
撮其机要。
于偏傍五百四十一字。
各随字训释。
或有字关起字者。
省而难辨者。
须见篆方晓隶者。
虽在注中。
亦先篆后隶。
各随所部。
载而明之。
其馀形声易会。
不关造字者
则略而不论。
其篆文下及注中易字。
便以隶书为音。
如稍难者。
则纽以四声。
四声不足。
乃加切韵。
使学者简而易从。
涣然冰释。
于说文中已十得其八九矣。
名之曰林氏字源编小说。
古人穷困湮厄而述作兴。
罕也卧疾数年。
饱食终日。
思有开悟。
贻厥将来。
非欲独藏私家。
实冀遍之天下。
乃手书刻石。
期以不朽。
一免传写之误。
二免翰墨之劳。
或有索之。
易为脱本。
审篆隶无纤毫之失。
质人神无愧耻之心。
古今所疑。
坦然明白。
如其漏略。
以俟君子。
三月上已祓禊序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
观夫天下四方。
以宇宙为城池。
人生百年。
用林泉为窟宅。
虽朝野殊致。
出处异途。
莫不拥冠盖于烟霞。
薜萝于山水。
况乎山阴旧地。
王逸少之池亭。
永兴新交。
元度之风月。
琴台寥落。
犹停隐遁之宾。
酿渚荒凉。
尚有过逢之客。
仙舟溶裔。
若海上之槎来。
羽盖参差。
辽东鹤举
或昂昂骐骥。
或泛泛飞凫。
俱安名利之场。
各得逍遥之地。
而上属无为之道。
下栖元邈之风。
永淳二年。
暮春三月
修祓禊于献之山亭也。
迟迟风景。
出没媚于郊原。
片片仙云。
远近生于林薄。
杂花争发。
非止桃蹊
偫鸟乱飞。
有踰鹦谷。
王孙春草
处处争鲜。
仲统芳园。
家家并翠。
于是携旨酒。
列芳筵。
先祓禊于长洲
却申交于促席。
良谈吐玉。
长江与斜汉争流。
清歌绕梁。
白云将红尘并落。
他乡易感。
增悽怆于兹辰。
羁客何情。
更欢娱于此日。
加以今之视昔。
已非昔日之欢。
后之视今。
岂复今时之会。
人之情也。
能不悲乎。
且题姓字。
以表襟怀。
使夫会稽竹箭。
则推我于东南。
昆阜琳琅。
亦归予于西北。
四分律宗记序674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昔在调御。利见迦维。
光宅净都。抚临法界。
抑扬垢路之业。以疆理情田。
阐导毗尼之藏。以堤防性海。
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
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
将使龙象缁服。维明克允。
鹙鹭元盟。有耻且格。
五篇垂范。岂同训之科。
七聚分宗。宁比歌虞之制。
功存离欲。道在降魔。
仙苑创基。因善果以调物。
提河灭迹。凭净戒以为师。
诚拯溺之舟航。而禦黠之衔策者矣。
故能庄严百福。粉绘三身。
摧憍慢山。拔生死树。
覆篑菩萨之道。滥觞正觉之源。
惑箭而断爱枝。销恚刀而解疑网。
自银棺掩耀。金杖殊珍。
五师烟腾。四分云谲。
波离睿旨。明而更明。
饮光妙迹。盛而愈盛。
其后卑摩覃思。犹沈赤水之辉。
惠远研精。尚玷元岩之彩。
遂使琼编浩汗。利涉迷于要津。
瑶轴纷纶。登高暗于飞陛。
熟习者博而寡用。志学者劳而少功。
七众所以迟回。八部由其太息。
丕应冥发。睿感潜融。
爰挺异才。式扶象训。
西京太原寺索律师俗姓范氏
其先南阳人也。殷霸洪允。
周藩茂族。八鸾与四牡竞驰。
紫绘与青緺叠照。六军卿冑。
绩著于钟彝。三传儒门。
业流于训诂。律师冲襟霞映。
峻局霜凄。筠抱显于髫龄。
兰芬凝于丱齿。由是糠秕礼乐。
锱铢名教。以尧舜为尘劳。
以周孔为桎梏。爰依白法。
遂托元徒。探鹫岭之微言。
得龙宫之秘藏。咸亨之祀。
椒房谅阴。舍槐里而构庵园。
因金穴而开银地。伽蓝肇建。
号曰太原明阳所及。
咸收时望。自价隆康会。
誉重摩腾。竺法猷之苦节。
支道林之远致。将何以发明禅宇。
光应纶言。律师乃以道众羽仪。
释门栋干。粤自宏济。
来游太原。经行德人。
于兹为盛。既而惧六和之紊绪。
悼三聚之乖宗。稽法令之遗文。
讨惠猷之旧业。网罗近护。
吞含觉明。原始要终。
探赜索隐。芟夷疣赘。
剪截骈枝。收绝代之精微。
诘往圣之纰缪。葭灰屡变。
槐燧骤迁。开遮持犯之异同。
废立止作之轻重。故以该象牙之扇。
穷贝叶之图。钻研刊削。
五载而就。名曰开四分律宗记。
凡十卷三十七万六百三十言。律师又以为仲尼述易。
申妙典于系辞。元凯谈经。
托馀文于释例。爰因多暇。
更辑旧章。牢笼秘察之宗。
发挥沈郁之旨。名曰开四分律宗拾遗钞。
凡十卷四十万馀言。所以裨助三明。
抑扬四谛。宏八正之道。
成一家之言。庶使众善雷奔。
偫疑雾敛。照欢戚之两镜。
荡欣忧之二瓶。凭此戒田。
方跻定境。岂直功周沙甸。
道制铁围而已哉。弟子才非元度
识劣真长。本乏淩云之词。
弥天之眷。揄扬盛烈。
孙绰而多惭。归依胜侣。
仰郤愔而自励。辄牵庸陋。
轻序德音。岂比夫公理昌言。
缪袭之引。太冲作赋。
假士安之谈。盖所谓观豹而识班。
闻乐而窃抃者矣。故曰四分律宗记序。
宇文德阳秋夜山亭宴序670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
若夫龙津宴喜。
地切登仙。
凤阁元虚。
门称好事。
亦有登山临水
长想巨源
明月清风
每思元度
未有能星驰一介。
留美迹于芳亭。
云委八行。
抒劳思于彩笔。
遂令启瑶缄者。
攀胜集而长怀。
披琼翰者。
仰高筵而不暇。
王子猷之独兴。
不觉浮舟。
嵇叔夜之相知。
欣然命驾。
琴樽佳赏。
始诣临邛
口腹良游。
未辞安邑
乃知两乡投分。
林泉可攘袂而游。
千里同心。
烟霞可传檄而定。
友人河南宇文峤。
清虚君子。
中山郎馀令
风流名士。
或三秋意契。
辟林院而开襟。
或一面新交。
叙风云而倒屣。
彭泽陶潜
影泛仙樽
河阳潘岳之花。
光悬妙理。
岩岩思壁。
家藏虹岫之珍。
淼淼言河。
各探骊泉之宝。
偶同金碧。
暂照词场。
巴汉英灵。
潜光翰院
亹亹焉。
萧萧焉。
信天下之奇托也。
于时白藏开序。
女御律。
金风高而林野动。
玉露下而江山清。
琴亭酒榭。
磊落乘烟。
竹径松扉。
参差向月。
鱼鳞积磴。
还升之峰。
鸳翼分桥。
即映芙蓉之水。
亦有红蘋绿荇
亘渚连翘。
玉带瑶华。
分楹间植。
池帘夕敞。
香牵十步之风。
岫幌宵褰。
气袭三危之露。
纵冲衿于俗表。
留逸契于人间。
东山之赏在焉。
南涧之情不远。
夫以中牟驯雉。
犹婴触网之悲。
单父歌鱼。
罕继鸣琴之趣。
俾夫一同诗酒。
不挠于牵丝。
千载岩溪。
无惭于景烛云尔。
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667年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嗟乎。不游天下者。
安知四海之交。不涉河梁者。
岂识别离之恨。薜衣杖。
琴樽为得意之亲。临远登高。
烟霞是赏心之事。有梁孝王之下客。
仆是河南之南。孟尝君之上宾。
子在北山之北。幸属一人。
作寰中之主。翛然四皓
为方外之臣。俱游万物之间。
相遇三江之表。许元度之清风朗月。
时慰相思。王逸少之修竹茂林
屡陪欢宴。加以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或登吴会而听越吟。
或下宛委而观禹穴。良谈落落。
金石丝竹之音辉。雅致飘飘。
风云之气状。当此时也。
尝谓连璧无异乡之别。断金有好亲之契。
生平于张范之年。齐物于惠庄之岁。
三光回薄。未殚投分之情。
四序循环。讵尽忘言之道。
岂期我留子往。乐去悲来。
横咽水而东西。绪愁云于南北。
况乎泣穷途于白首。白首非临别之
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
蓐收戒序。少昊司辰
清风起而城阙寒。白露下而江山远。
徘徊去鹤。将别盖而同飞。
断续来鸿。共离舟而俱泛。
古人道别。动便经年。
今我言离。会当何日。
山巨源之风猷令望。善佐朝廷。
嵇叔夜之潦倒粗疏。甘从草泽。
行当山中攀桂。往往思仁。
野外纫兰。时时佩德。
人非桃李。岂得无言。
子是箫韶。当思振响。
勉酌伤离之酒。具陈感别之词。
各赋一言。俱题六韵。
从弟去盈墓志铭679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古者皇帝轩辕氏没。帝喾高辛氏作。
幼而徇齐。长而敦敏。
则天下之人用其教者百年。忠肃恭懿
宣慈惠和则天下之人谓之才者八子。
赤乌流而白鱼跃。有周武之兴王。
彤弓一而卢矢千。有晋文之启霸。
隐公逊位。哀侯失国。
而文之昭也。武之穆也。
司徒为五教之官。有社稷焉。
有黎人焉。丞相临万几之职。
崤函鼎盛。赫奕于朱轮。
河洛台阶。昭彰于白玉。
积善馀庆。信而有徵。
国子进士杨去盈。字流谦
宏农华阴人也。曾祖讳初
周大将军宗正卿常州刺史顺阳公。
皇朝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食邑本乡二千五百户。
唐虞之稷契。魏晋之裴王。
晏婴可以事百君。皋陶为之谟九德。
麾盖兵马。人知牧伯之尊。
名山大川。地积公侯之气。
王考讳安。伪郑王充遥授二十八将。
封鄫国公。寻谋归顺。
所害。皇朝赠大将军
旌忠烈也。陶谦雅尚。
祖逖雄心。会天子之蒙尘。
见诸侯之释位。虽陈平去就。
潜怀仗剑之谋。而石勒凶残。
遂及推墙之祸。父某。
润州句容遂州长江县令朝散大夫邓州司马。文武兼备。
清明在躬。人无间言。
位不充量。四方取则。
孔宣父之践中都。百里非才。
庞士元之登别驾。若夫庭生玉树。
身带金镮。有卫玠之风神。
张良之容貌。蒋琬之讥盛允。
责在司空陈蕃之对薛勤。
志清天下。观其昏定晨省
立身扬名。怪草蔚其休徵。
神鱼会其冥感。庄公独叹。
颍叔之纯深。有道相推。
茅容之尽礼。则闺门雍穆。
以孝闻也。辅仁会友。
合志同方。晏平仲之善交。
鲍叔牙之知我。张堪死日。
妻子唯托于朱晖刘惔生平。
风月每思于元度。则朋友之德。
若兰芬也。朱穆好学。
终日忘餐。谯周研精
欣然独笑。张华四海之内。
若指诸掌。班固百家之言。
无不穷究。钩深致远。
悦邱坟也。八音繁会。
五色章明。动天地而感鬼神。
序人伦而成孝敬。阳台并作。
楚襄王赐云梦之田。上林同时。
汉武帝尚书之笔。则琼敷玉藻。
未足多也。自摄齐东序
撰杖西胶。唯宰我之能言。
颜回之有德。成如麟角。
道尊于璧水之前。翼若鸿毛。
俯拾于金门之下。方将咫尺宣室。
扈从明庭。申贾谊之忠谠。
扬雄之规谏。豫章七载。
擢修干而耸长条。有鸟三年。
搏积风而运沧海。岂期数有迍否
天无皂白。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盖有是夫。
古人有言。没而不朽者。
此之谓也。春秋二十有六。
上元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殁于京师胜业里。
呜乎哀哉。至仪凤四年十二月二日
归葬于华阴之某原。不忘本也。
山河郁郁。苍苍。
骨肉闭兮归后土。魂魄游兮思故乡。
三荆摇落。五都悲凉。
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忘。
呜乎哀哉。铭曰。
高掌远蹠。浊泾清渭。
天子诸侯。司空太尉
星辰鼓舞。山泽通气。
道在者尊。德成为贵。
贾家三虎。伟节最怒。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剑光冲斗。璧气浮江。
据于道德。闻于家邦。
子之承亲。温席扇枕。
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朝歌不入。盗泉不饮。
垂露崩云。繁纮缛锦。
明经太学。射策鸿都。
扬名天子。高揖司徒
鳞翮将运。波涛不虞。
子之丧也。良可悲夫。
瞻望不及。伫立以泣。
唯见黄埃。心伤以摧。
踯躅兮徘徊。呜乎兮哀哉。
长夜漫漫何时旦。魂兮魂兮归去来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初唐 · 李显
 押灰韵
润色鸿业寄贤才(帝),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适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
鲰生侍从王枚李乂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
宗伯秩礼(一作祀)天地开薛稷,帝歌难续仰昭回(景龙文馆记作谬司考能宸纲该。宋之问
微臣捧日寒灰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倢伃)。(《纪事》云:“帝谓侍臣曰:‘今天下无事,朝野多欢。欲与卿等词人,时赋诗宴乐。可识朕意,不须惜醉。’大学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驽朽,庶裨河岳。既陪天欢,不敢不醉。’此后每游别殿,幸离宫,驻跸芳苑,鸣笳仙禁。或戚里宸筵,王门卺席,无不毕从。”)
丘宗卿侍郎劄子(二 淳熙十二年1176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一、《书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暑雨烦浊,恭惟知府徽猷检详政成暇豫,台候动止万福。
某汩汩度日,音问稍疏,每聆治声,亦足为慰。
久雨,下田无伤否?
霅川已被害也。
赵丞才具如此,在今岂易得?
节推员阙,上台已用彦衡矣。
浙东贼赃,屡促提刑司而未报,近不免督责邸吏,方云事属浙西,亦已严切行下。
更嘱刘宪速具数来,当取旨支拨,二千缗甚不多,夫何足靳?
或浙东自有之,望径语赵彦肤申来也。
见施丈又说寨兵事,尚未见公文,恐是在三省耳。
许浦利害极多,缓急莫须用四明故事否?
幸密垂报,馀冀若时珍练,以对严召。
卫上将军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989年12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帝冕而躬耕之明年,端拱纪号之二祀夏五月戊戌上将军邢国公薨,开宝皇后之父也,于后唐为外孙,于汉室为驸马
上闻之震悼,有诏辍视朝一日,赠侍中,崇戚里也。
嗣子衔恤上章,请刻石于神道。
下相府,俾西掖掌诰之臣考其实而文之。
于是详求家谍,参用国史,论次功行,直而叙云:臣闻仲尼修《春秋》,载王姬之筑馆;
子长述《史记》,列外戚之《世家》。
《诗》称下嫁于诸侯,《传》云纳女于天子。
内所以敦睦九族,外所以协和万邦。
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
其来尚矣,可得言焉。
然而或祸败自贻,或贱微为累。
张敖汉祖之子婿,孝惠之后父,亲则亲矣,而贯高之衅生焉;
卫青平阳之所天,子夫之爱弟,贵则贵矣,而郑季之出耻焉。
加以器盈则覆,位不期骄。
吕禄以后族而封王,北军共击;
班勇以父功而尚主,东市被刑。
简册具在,骄矜可诫。
则有世开鲁馆,家袭韩坛,享必复之公侯,必大之门户,长守富贵,无忝祖宗,兼将相崇高,居后妃之亲族,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荣于明代,惟我故广平宋公之谓乎!
公讳字仲俭
世居广平号为著姓,公以生于西都,今为洛阳人也。
其先微子启,以帝乙长子,商受庶兄,言不用以归周,国既亡而封宋。
盛德不泯,列于三仁;
垂裕下延,遂参五伯。
绵绵瓜瓞,世有其人。
远则昌居代邸,对周勃以责公言
近则璟立唐朝,并姚崇而行直道。
至公家族,门阀益光。
累赠太子太师追封莒国公讳俨,追封莒国太夫人李氏,大王父母也。
天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赠尚书令追封卫国公讳瑶,追封卫国太夫人朱氏,王父母也。
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房州刺史、累赠太师讳廷浩后唐宁长公主、追封楚国太夫人,考妣也。
皆积功累行,克致高门,翼子谋孙,遂钟馀庆。
先是,晋天福初房州太师二千石汜水关使张从宾之叛也,力战死之。
公即房州太师之长子也。
方居幼学,爰丧父天晋高祖以公死政之孤,贵主之子,存恤抚养。
俟其成人,乃补殿直,俾奉朝谒。
寻迁供奉官时天福三年也。
重以晋祖常事庄宗,有旧君之礼,每贵主入见,听其不拜。
时兵戎方炽,经费不充,惟公之家,赐与甚厚,尽而复取,亦无倦色。
一旦,晋祖从容贵主曰:「朕于主家无所爱惜,但朝廷多事,府库甚虚,主所知矣。
今辇毂之下,桂玉为忧,可命分司西京,以丰就养」。
因厚遣之,且敕留司具晨昏伏腊之用,至于醯醢,率有备焉。
既而汉高祖侍卫军,朝望攸重,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欲以女妻之。
乃命长子承训奉书于贵主,且先以袭衣名马遗焉。
承训即汉之开封尹王也。
公与贵主拒而弗纳。
汉祖又敕其子曰:「宋氏不谐,勿复见我矣」。
贵主知志不可夺,遂许之。
汉祖出为北京留守,表公偕行,因补衙内都虞候
七年,汉祖使公修朝贡之礼,礼成而退,恩宠有加,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骑都尉、充北京武德副使
少主嗣位,改北京皇城使,寻迁检校刑部尚书轻车都尉时开运元年也。
三年检校尚书、右仆射上轻车都尉
俄属疆埸失守,戎虏乱华,汉祖建义旗,遂成大业。
睦姻行庆,公实首焉,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守右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广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驸马都尉
世祖微时,常羡执金之仕;
魏朝纳婿,但求傅粉之容:兼而有之,斯足贵矣。
时汉氏虽建大号,犹用晋祖之正朔,即天福十二年四月也。
九月,加光禄大夫检校太傅、行右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进封开国伯增食邑四百户,赐开国奉圣功臣
既而改纪年之号,覃在宥之恩,矧兹勋戚之家,固便藩之泽。
乾祐元年,加特进开国侯增食邑三百户
少主之嗣统也,在谅闇之中,念藩垣之重,乃以斧钺授于亲贤,授检校太尉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充昭武军节度使、利巴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开国公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改赐开国奉圣保定功臣
嘉川异俗,绵谷旧封,素推设险之,遥仗建侯之利,位兼掌武,不亦优乎?
二年十月,出镇滑州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豕韦旧都,灵昌古郡。
贞庄师律,初登南郑之坛;
藩翰王畿,实主北门之管
年犹未冠,议者荣之。
无何,将相分权,君臣道失,周祖出潜渊而或跃,知宝命之在躬。
戡黎之功,已歌于西伯;
升陑之众,遂指于南巢。
公勤识几微,深明祸福,以为不周已折,建一指以难扶;
大宝有归,顺三灵之改卜。
周室肇基,庆泽首徽章,广顺元年增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改赐推诚奉义戴功臣
三年,丁楚国太夫人忧,京毁过礼,亲族悯之。
服阕,授左监门卫上将军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礼卒通丧,恩隆近侍。
周庐有次,环阊阖以无虞;
羽卫载严,致华胥之甘寝。
世宗之伐淮夷也,公实从焉,授右神武统军寿州行营副部署、兼右厢排阵使
属王师渐老,戎辂再征,江南大率舟师,次于东㳍洲下,断我苏、杭之路也。
世宗遣公率战舰数百艘以袭之,且命襄帅慕容延钊领轻骑登陆而进,与贼遇于江中,合势大战,尽破之。
世宗蒙犯矢石,跋履山川,多为野庐,以驻行阙。
忽有猛虎近于乘舆,公引满射之,一发而毙。
叛命之,既摧枯而拉朽;
咥人之兽,复食肉而寝皮。
岂比乎楼船将军徒矜水兽,射声校尉但署虚名而已哉!
既而刘瞻委城纳款,李景割地称臣,班师旌淮甸之功,议赏复滑台之命。
五年五月,授义成军节度使,其制略曰:「长驱下濑之师,若涉无人之境。
夷凶戡难,尔既立于殊庸;
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云。
南燕旧邦,北阙孔迩。
河壖作翰,遥临白马之津;
穰下统戎,即镇卧龙之地。
十二月,移邓州武胜军节度使
六年,世宗以焦劳厌代,恭帝以冲幼承祧,方赖勋臣,爰异数,授开府仪同三司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太祖神德皇帝象叶太阶,功高大麓,顾命虽同于伊、霍,讴谣不在于丹、商。
乐推而逼乃民心,揖让而受兹神器。
惟新布命,方隆万世之基;
念旧推恩,乃冠三师之秩。
建隆元年,授检校太师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
于时李重进凶狡无厌,跋扈有状,公明惟先见,志在夺谋,飞章述其包藏,密旨委以经略,故有通州巡警之役焉。
既绝南奔之路,遂下车平之诏。
重进奸谋果发,王命不行,太祖亲御六师,直抵孤垒,以公为扬州行营排阵使
列牧野之车徒,法常山之首尾。
师方因垒,城以复隍。
格苗不待于七旬,围蔡止劳于九日。
荡乎凶竖,公有力焉。
饮至之晨,首膺茂渥。
七月,授庐州保信军节度使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旌战功也。
合淝重镇,巢国古墟。
张辽守藩,克清淮海;
子牟阙,终舍江湖。
四年,十乘来朝,三峰改镇,授华州镇国军节度使
郑桓咸林之地,素号丰饶;
晋侯河外之田,旧推形胜。
三辅既资于镇抚,双旌更遂于优游。
国家展礼圜丘,推恩群后,锡之懿号,畴以井田。
乾德元年增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改赐推忠宣力保义功臣
是岁,太祖以坤道阙仪,中宫虚位,以公之世有行义,可以合礼文,以后之天资法相,可以当人主,初求辅佐,遂上宫闱
沙麓休徵,果叶母仪之贵;
雎鸠雅兴,聿兴王化之基。
亦何必射孔雀以设奇,铸金人而语怪,然后称其神异哉!
既列外姻,乃移近甸,五年,授许州忠武军节度使
开宝元年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改赐推诚宣力同德保义功臣
假郑伯之田,时惟重地;
纪侯之爵,盖有前闻。
三年,授邠州静难军节度,加押蕃落等使。
公刘之旧壤,位重十连;
魏冉之出关,从车千乘。
四年,以郊礼霈泽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八年,平东吴之列国。
九年,幸西洛以告成,乃眷庶邦,咸均井赋,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俄而太祖以南巡苍梧,奄逼上仙之数;
东园画梓,遂缠同轨之哀。
我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飞龙在御,元龟告符。
大横庚庚,叶重熙于棠棣
小心翼翼,赉兑泽于蓼萧。
公奕世将门,先朝内戚。
专征授命,已持阃外之节旄
爰立登庸,更作人间之霖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既宠章,乃修觐礼。
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复命于名藩。
二年,授同州定国军节度使。
内史旧甸,长春古宫
泽涌甘泉,昔丰年之地;
草连沙苑,斯为牧马之郊。
殿我大邦,实惟旧德。
三年,皇上初泰坛,大方岳,增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
洎我后大平并寇,亲御戎衣,公以扈从之劳,享畴庸之典。
四年,增井赋真食如三年之数。
明年,胡人犯塞,法驾亲征,随行在于邺都,委边事于横海,以公知沧州军州事。
拥左冯之旌旆,临沧水之封陲,委注方隆,威望愈重。
寻以边封罢警,朝命就藩。
六年,上祀昊穹,再陈柴燎,爵邑之等,率有备焉,封邢国公,井赋真食如乾德元年之数。
九年六月,奉诏归朝,登于禁卫。
居中制外,爰升拱极之班;
以逸代劳,亦示优贤之礼。
出入之重,又何加焉。
授右卫上将军
雍熙元年冬增食邑五百户,郊天之泽也。
三年,诏以本官知霸州军州事。
未几徵归,荐居环卫
皇上方耕春藉,复益邑田,加食邑雍熙元年之数。
是岁,公再受命,兼判左右金吾街仗事。
缇骑二百,克静神州;
金门九重,遂成高枕。
徼巡无怠,仪位有光。
方将起灞陵夜猎之娱,赴瀚海防秋之役,而后宫亲属,终久次于阎章,绝塞功名,遂不侔于窦宪
齿发向暮,寒暄荐瘥,中使御医,旁午于道。
寝于北牖,欲二竖之为祓;
升自车,遂三呼而不复。
享年六十有四,即以其年冬十有一月二十五日葬于河南县龙门乡宫南里,从房州太师之茔,礼也。
诏以中使护其丧事。
先夫人氏,晋天福中封彭城县君开运中进封郡,皆从夫子之贵也。
汉祖开国,封永宁公主少主乾祐中进封秦国长公主
周显德中改封彭城郡夫人,寻进封京兆郡夫人
公之将葬也,开宝皇后泣血上言,请加褒赠,特诏追封曹国夫人,非常典也。
惟夫人素禀肃雍,早从釐降,虽秾华已谢,而蕙问长存。
天荫本,不系夫而命爵;
母道克备,宁为子以求郎?
用能符梦月之嘉祥,诞配乾之阴教。
新野封君之号,虽漏典彝;
文灵园邑之仪,更光泉壤。
继室以陇西李氏,故保大军节度使洪义之女也,开宝中陇西郡夫人,先公而亡。
象服是宜,永归同穴。
今夫人彭城氏,故左省常侍悦之女也,太平兴国中封莒国夫人
柏舟自誓,常叹未亡。
有子十人:长曰元吉,终于西头供奉官
次曰元振,终于豳州院使
次曰元靖西京作坊副使
次曰元规,前同州子城使;
次曰元度,前同州亲事都头
次曰元方,终于同州山河使;
次曰元载、元翰,俱未仕;
一子幼而未名。
皆早闻《诗》《礼》,不堕箕裘。
万石君之子孙,世推朴谨
窦太后之兄弟,人言退让。
承家干蛊,未易可量。
女十五人,开宝皇后即其长也;
次适崇仪使韩崇训封广平县君
其次未嫁而亡;
次适西头供奉官郭守能;
次二女皆早亡;
次适孟隆谂,即右龙武卫统军玄哲之子也;
次适曹守让,即左骁卫上将军、判金吾街仗事翰之子也;
次适西头供奉官高处,即故渤海王怀德之子也;
次适董嗣显,即故通远军使遵诲之子也;
次为比丘尼法名惠圆
馀皆幼夭。
母弟三人,故宫苑使延业即其仲也,今庄宅使益州内外都巡检煦即其叔也。
叔氏有子元舆,进士第,补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秀而不实,今也则亡。
许州衙内都虞候延积即其也。
其馀女兄、女弟、犹子、令孙,殆三十馀人,谱牒备存,此不复
或鹗立周行,或蝉联甲族。
毕万之家既盛,固有本根;
陈完之后其昌,可知光大。
惟益部巡检出自将家,雅好儒术,雄材伟度,朝论多之。
惟公生积德之华宗,居累朝之懿戚,富而好礼,贵而不骄。
始以勋德之家,特膺选尚;
终兼庙堂之位,遂极人臣。
功臣享八字之褒,封食疏万家之赋。
至于姬公太师之任,黄权开府之资,上柱国楚之宠官,上将军汉之重柄,位列亚相,爵为国公,再居金吾,再处环尹
出帝后,室惟贵主。
藩篱八镇,周旋四纪,有战功以书史,有世禄以传家。
列振振之子孙,启渠渠之夏屋。
出则建崇牙、开大幕,有雕戈玄甲之徒奔走于戏下,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
入则挺介圭、峨武弁,有《彤弓》、《湛露》之乐宴飨于公朝,有乘车文马之赐劳来于私第。
家祭五庙,陈樽彝分器之数;
食具万钱,得鸣钟列鼎之盛。
而年将耳顺,命以考终,人无间然,可谓达矣。
昔人云跃马肉食者四十三岁,器何小哉!
前史称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祸亦大矣。
始终无悔,公实有焉。
宜乎刊勒丰碑,光表幽宅,俾我休烈,与宋无疆者矣。
掖垣备位,论撰非工,受明命之已行,率謏闻而塞职。
五月而葬,素车方会于同盟;
百代可知,乐石愿垂于不朽。
铭曰:
天地之道,曰刚与柔。
后妃之德,在河之洲。
妫汭釐降,涂山好逑。
乃睦九族,乃亲诸侯。
大国之媛,外戚之助。
史不云乎,列侯尚主。
《诗》不云乎,大邦有女。
夫妇以正,国家以固。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吕禄后族,人得诛之。
梁冀外家,鬼其馁而。
简册具载,居高必危。
休哉宋公,勋戚累世。
唐之外孙,汉之主婿。
乃生圣后,作配先帝。
富贵崇高,光华谱系。
维公之始,生于纨绮
晋主抚之,同乎己子。
汉皇妻子,实为知己。
曾未弱冠,剖符千里。
维公之中,深用变通。
鹖冠环卫,虎帐临戎。
寿春维扬,实有军功。
连移巨镇,克振英风。
维公之终,我朝懿戚。
为将为相,以年以德。
罢殿,乃尹环极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呜呼勋贤,弗登大年
薨于路寝,像列甘泉。
恩隆赙赠,宠贲貂蝉。
边功未辑,遗恨依然。
其谁祔之?
永宁园邑。
昔也筑馆,秦楼岳立。
王姬之车,星繁雾集。
今也同穴,沁园雨泣。
贵主之坟,烟愁露湿。
其谁哭之?
开宝宫中。
昔也归宁,车服有容。
烂其盈门,侄娣以从。
今也哀凶,怙恃弗终。
号天罔极,鞠育何功。
乃会同盟,乃先远日。
丹旐悠悠,佳城郁郁。
薤露凄咽,松阡萧瑟。
万古龙门,丰碑屹屹(《小畜集》卷二八。)
三年:原无,据傅本补。
宋司马708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宋司马才通命塞。云翼泥蟠。
蔡邕朔方。不废琴书之业。
贾谊宣室。欲言鬼神之事。
既而出宿南浦。与鸿雁而同归。
追饯北梁。对江山而不乐。
是日渚云欲霁。林鸟将
惜时物之方华。重情人之自远。
偫公有感。中座无欢。
他日清风。自当元度之夕。
兹辰零雨。得无子荆之咏。
遂相与援翰。赋诗赠行。
东宫故事九首 其八 三月十一日1176年3月1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旧唐书·刘宪传》:明皇东宫,留意经籍,宪因上启曰:「自古及今,皆重于学,至于光耀盛德,发扬令闻,安静身心,保宁家国,无以加焉。
殿下居副君之位,有绝人之才,岂假寻章摘句?
盖宜略知大意,用功甚少,为利极多。
伏愿克成美志,无弃暇日,上以慰至尊之心,下以答庶寮之望。
侍读褚无量经明行修,耆年宿望,时赐召问,以察其言,幸甚」。
明皇甚嘉纳之。
某闻学之为王者事,其已久矣。
自尧、舜至于孔子,皆以生知之质,日跻之圣,犹且汲汲皇皇,不敢自暇,况后世之君,可不重于学乎?
虽然,此所谓学,固非以辨析章句为能,考核同异为博也,盖亦有要道焉。
孝于亲,使天下之人知父子之道矣;
尊于君,使天下之人知君臣之义矣;
敬其长,使天下之人知长幼之节矣。
三者既备,则又即方册之所载,览古今之兴废。
如三代有道而长者,仁也,勤也,俭也,岂不足以为准绳乎?
秦隋无道而短者,不仁也,怠荒也,奢纵也,岂不足以为龟鉴乎?
又如汉之初,其君莫不知人善任使,莫不从谏如转圜,赏未尝不当功,罚未尝不当罪。
向使子孙率是以行,虽自百世至于万世,何亡国败家之有?
及其衰也,莫不昧于知人,莫不乐于自用,赏以私而不以公,罚以情而不以罪。
是故或夺于外戚,或坏于强臣,前车覆而不诫,履霜至而莫辨。
是皆成败之迹,昭然可考者也。
刘宪太子略知大意,则用功少而获利多者,其在兹乎!
睿宗论时政疏 唐 · 韩琬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
国安危在于政。政以法。
暂安焉必危。以德。
始不便焉终治。夫法者智也。
德者道也。智权宜也。
道可以久大也。故以智理国。
国之贼。不以智理国。
国之福。贞观永徽之间
农不劝而耕者众。法不施而犯者寡。
俗不偷薄。器不污窳。
吏贪者士耻同列。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
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
位尊不倨。家富不奢。
学校不厉而勤。道佛不惩而戒。
土木质弗厚。裨贩弗蚩。
其故奈何。维以皇道也。
自兹以来。任巧智。
斥蹇谔。趋势者进。
道者退。谐附者无黜剥之忧。
正直者有后时之叹。人趋家竞。
风俗沦替。其故奈何。
行以霸道也。贞观永徽之天下。
亦今日之天下。淳薄相反。
由理则然。夫巧者知忠孝为立身之阶。
仁义为百行之本。托以求进。
口是而心非。言同而意乖。
陛下焉能尽察哉。贪冒者为能。
清贞者为孤。浮沈者为黠。
刚正者为愚。位下而骄。
家贫而奢。岁月渐渍。
不救其弊。何由变浮之淳哉。
不务省事。而务捉搦。
夫捉搦者法也。法设而滋章。
滋章则盗贼多矣。比法令数改。
或行未见益。止未知损。
譬奕者一棋为善。而复之者愈善。
故曰设法不如息事。事息则巧不生。
圣人防乱于未然。天下何繇不理哉。
永淳时。雍邱令尹元贞坐妇女治道免官。
今妇夫女役。常不知怪。
调露时河内刘宪父丧。
人冇请其员者。有司以为名教不取。
今谓为见机。太宗朝。
司农以市木橦倍价抵罪。大理孙伏伽言。
官木橦贵。故百姓者贱。
臣见司农识大体。未闻其过。
太宗曰善。今和市颛刻剥。
名为和而实夺之。往者学生史里正
正每一员阙。拟者十人。
今当选者亡匿以免。往选司从容有礼。
今如仇敌。贾贩往官将代。
储什物俟其至。今交罢执符。
纷竞校在亡。往商贾出入万里。
今市井至失业。往家藏镪积粟相夸。
今匿赀示羸以相尚。往者夷狄(疑阙字)今军屯积年。
往者召募。人贾其勇。
争以自效。今者差勒。
阖宗逃亡相继。往者仓储盈衍。
今所在空虚。夫流亡之人。
非爱羁旅。忘桑梓也。
敛重役亟。家产已空。
邻伍牵连。遂为游人。
穷诈而犯禁。救死而抵刑。
夫乱绳已结。急引之则不可解。
今刻薄吏能结者也。举刻吏能引者也。
则解者不见其人。愿取奇才卓行者。
量能授官。又仕路太广。
故弃农商而趋之。一夫耕。
一妇蚕。衣食百人。
欲储畜有馀。安可得也。
夫量事置官。量官置人。
使官称其人。须人不虚其位。
除此之外。使其耕桑。
任其商贾。何为引令入仕。
废其本业。臣愚以为国家开仕进之门广矣。
皆弃农工商而身趋之。当今一夫耕而供数百人食。
一妇蚕而供数百人衣。遂使公私皆无储蓄。
若不釐革。其弊必甚。
净光大师行业碑淳化三年 北宋 · 钱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螺溪振祖集
南山奇,甚东西北山,其高深幽远,便释者栖。
钟于台,台连四去千万山,复又宏閟窈窕,如非人可以止者。
昔我智者坐此山以著书,故得名教。
智者没,释来习其教,得其旨者,累累有之。
易生于越,闻师之事甚异。
师胡氏,家温永嘉,三世习释书。
母郑氏,既娠不食肉。
生五六岁,与群儿戏于门。
会三释者被远游具,由是道而遇群儿。
一者抚师之顶曰:「汝有奇相,当为吾门之达者」。
既去,三愿有羡声。
自后复授释书,拜释像,如无为人事者心。
年甫十二,投温之僧子安,为浮屠氏。
勤谨明利,得尽弟子礼。
安器之,授经所谓《法华》者。
期月周诵。
其起居宴坐也,绰绰有古佛之威仪。
十九始去须发,为比丘具矣。
乃之,授《毗尼》于清律师三载尽极其道。
又南之天台通智者教,师承耸、广二公。
一旦手《法华本迹不二门》,至「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
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因顿悟佛心,汗落如雨。
不数月登座衍说,坐二师于听徒中,了无愧色。
每入大藏采一经,未尝别考科疏,随意而讲,涣然冰释。
寻有去山意,止者尽台人,皆不能。
时广顺中也。
忠懿叔父领大元帅开府浙水,闻之,坚止勿他往,授以释署净光大师
三让授受不施,方建法华道场。
六时行释事,昼夜不怠。
甲子,居螺溪讲导,事如道场。
吾叔大元帅供施日至焉。
丁卯下台,寓开元东楼
春雨连日,一夕有梦,若告楼垝。
及旦迁他所。
是夜大山颓,击楼堕,免者将百人。
早岁吴越不雨久,而吾叔命使求祷之。
师领其徒,诣巨潭覆钵作祷,而暗有咒语。
食久,潭中为风所激,恍有物自水中起。
回不半道,大雨连下,周境谢足。
又尝危坐居室,有童子服山人衣,形体瘠陋,持竹器,以土养小,跪于室前。
师徐询之:「尔何来也」?
答曰:「华顶遣送松栽」。
言讫,遗竹器于地,忽尔不见。
师潜谓其徒曰:「此山神也,吾当别住道场」。
后创螺溪教院之前谶也。
凡道南险者,首称天台石桥,下临万仞,飞泉四射,危滑欹侧,状如横虹。
师尝夜度,有光前导,如列炬掷火,皆不知其来。
又好修坏像,多获古物,若有符契。
因得咸通六年中书,即当时僧希皎誓文,愿复生此,以童子出家,传大法首。
众谓师之前身,如许元度事。
师昔在四明育王寺,梦登上方,有宝幢高座,大署曰文殊台,而阑楯围络,趋不能入。
上有菩萨,手自相引,坦然可登。
复觉是身与菩萨之体,泯合无二。
癸未年,上使内侍省官与台守入山谋建释舍,坚请师受菩萨戒,自称弟子。
师凡与台人授戒,有舍屠宰而执经论者,有不血食者,有至死不言杀者,有投高死而发愿者,有弃妻子而求为浮屠人者,有入山一步一礼,血垂于额者,有火一臂一指以供佛者。
呜呼!
大音一举,应者千谷,非发有所跻,其孰能通其大小乎?
丁亥冬十有一月四日疾终,右胁而卧,神往形具,端而有生。
其徒树龛室于方丈,台人之恸,若丧所亲。
后五年易葬地,身体不坏,芳香蓊然。
此非释中达而异者乎?
师名义寂字常照,俗寿六十九,僧腊五十。
先是,太平兴国中,诏今左街首座西京教门事宁公手传高僧,状师之迹。
易夙昔好善,常欲笔奇闻以申诲。
始熟师之事绩,而又得之门人仲休授书一通,参对辩正,皆符旧文。
易无似人耳,三为休之请立师之碑,退以书让不克,又虑好事因循,失于纪述,乃稽首作礼,谨著是辞。
铭曰:
教敷徒仪,徒为教主。
愈明,徒诞自侮。
明则契圣,感以从真。
侮则徒咎,咎非教沦。
伟哉吾师,达明契圣。
坐台指人,学及古性。
生异其迹,死奇其尸。
南哗是闻,俾徒勤思。
师徒伊谁,克完厥守。
佩于永年,勿诞以咎。
贺舍人詹事 北宋 · 傅察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二、《忠肃集》卷中
伏审凤阁清华,密简渊衷之眷;
龙楼奥秘,荣兼端尹之崇。
遐迩传闻,士夫欣颂。
永惟建国之本,孰先主器之良。
虽岐嶷挺乎生知,而温文资乎幼学。
欲明道术智谊之指,日就而月将;
必择左右前后之人,绳愆而纠谬。
宜得端士,乃允佥言。
恭惟某官雅量澄波,高标峙岳。
渊源奥学,黜惠子之五车;
博极洽闻,陋张侯之三箧。
言语妙乎天下,名声重于朝廷。
雍容西禁之严,参总东朝之务。
太宗之用李绩,虽暂屈于阶资;
刘宪之事明皇,欲留意于经籍。
载稽盛德,宜掩前闻。
某远托馀光,夙叨末契。
睹丝纶之诞布,徒倾贺厦之诚;
瞻屏著以非遥,莫遂趋风之便。
其如抃跃,难既敷宣。
诛周元干等敕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八
大逆不道。抵夷族之诛。
同恶相济。当弃市之法。
以惩干纪。式按彝章。
元干贼臣之子。凶慝成性。
与父阶乱。厥罪惟均。
邵贲敢有包藏。恣其悖虐。
怙侈灭义。寇攘矫虔。
戮及无辜。罪浮于帅。
宜并处极法。其周元耀蒋罗汉尹元经毛崇彬李尚林等。
共肆丑图。同恶相济。
犹舍斧锧。俾全要领。
刘宪周封崔劝等。同附奸邪。
俱行扇惑。以私情蠹国。
议法从宽。周元清年在幼冲。
法当配没。并准法处分。
朕自临万国。思措五刑。
不虞凶残。有此冒犯。
寘以明宪。期于止杀。
凡百卿士。知朕意焉。
诛杀武元衡张晏等敕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一
敕。张晏李惠嵩李宇严清。
受命孽臣。害我良弼。
凶虐之甚。古今所无。
虽奸源不穷。而天网难漏。
擒捕斯获。兵刃具存。
自相證明。遂得情实。
宜从极法。以快众心。
并康少贲。造端合谋。
不可异等。宜处斩。
张公佐李少宁徐良季胡弟奴高志巡田再兴杨日晖华季进胡抱直刘宪生□奉诠及李惠嵩妻阿马等。并合从坐。
况乃同情。定付京兆府决痛杖一顿处死。
苏表藏蓄兵器。衒耀军谋。
朋游悉无赖之徒。取受多不轨之物。
属当□索。爰得其人。
京辇之下。岂容此辈。
宜决杖八十。配流费州
其妻阿康奴绿耳等。不识阴情。
难书罪罚。赵环等妻阿樊阿唐。
张晏女二。初则不知。
终然同恶。悉付京兆府
各决二十放。其镇州进奏赵环并官健。
王承宗行官家人魏升朝等一十八人。并赴京兆府收管。
待后疏理处分。侯伦李英。
虽言巳归本道。欲于何处逃刑。
待投获日。准例处分。
张晏赵环等七人如更有亲族。并合搜检
今年八月敕处分。其刀剑器械等。
并付所由。准法处分。
对当袭伪喑判(甲从军战亡嗣子当袭伪喑让人告诈病) 唐 · 杨伯曦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五十
天子建国。酌畴庸之典。
诸侯立家。重延赏之业。
甲位居戎旅。道在干城。
睹三边之羽书。献七纵之奇计。
阃外之事。既受命于瓜时
军中之法。几申号于葱岭
虽王师有征。而胡兵尚寇。
甲第之欢未展。庚日之悲已及。
逝者何追。空怨卢龙之塞。
嗣子克荷。爰受白茅之封。
眷彼雁行。同夫鸟啄。
韦贤之子。固是齐芳。
刘宪之兄。宜其等列。
棣华有训。李无言
不惭孤竹之风。愿守延陵之节。
前史嘉其德让。今人胡乃告论。
即议霜科。宁符日用。
折杨柳 南宋 · 李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万里边城地,垂杨二月春。
年华枝上见,日暮客愁新。
露叶疑啼脸,风花思舞巾。
玳梁谁道好,持此寄情人韦承庆张祜欧阳瑾孟浩然卢照邻刘宪李商隐张九龄
记与刘无言论书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东观馀论》卷上
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政和初人于陕西发地,得木竹简一瓮,皆汉世讨羌戎驰檄文书,若今吏案行遣,皆章草书。
然断续不缀属,惟邓骘永初二年六月一篇成文尔。
今宗室仲忽及梁师成家尚多,得之石本,乃就简上摹得者」。
予因言:「见汉魏间人章表,亦多用章草书,今犹有存者,如司马孚、孙皓表奏,世或传之。
疑所谓章草,上章用之,不因汉章帝好之,因谓之章草也。
盖此虽草书,而有波磔,若正书之有分隶,既不颠放易晓,又可赴急,宜汉人以作檄书也」。
刘言:「《续帖》中李怀琳书《绝交书》多有古字,若等字,疑有所受,非怀琳自能作也」。
:「张彦远言:『昔嵇叔夜自书《绝交书》数纸,人以右军数帖来易,惜不与之』。
叔夜书唐世尚有之。
怀琳尝见之,故放焉,决非自能作也。
怀琳尝伪作卫夫人及七贤帖,不逮此远矣。
窦暨云:『乃有怀琳,厥迹疏壮,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
则知《绝交书》诚有所放也。
其卷尾云『右军』,盖误」。
云:「今世有萧子云章草书《出师颂》,甚古雅,与子云他书全不类,疑亦放汉人书也。
东汉人喜作分隶与章草,它书传世者鲜矣」。
:「《淳化法帖》中有南唐人一手伪帖颇多,如伪作山涛、崔子玉、谢发、卞壸,皆是一手写古人帖语耳。
第三卷最多,今秘阁有数匣尚存,皆澄心堂纸书,分明题曰『仿书』,不作传摹与真迹。
而当时侍书王著编汇,殊不晓,特取名以入录,故与真迹混淆;
却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
予《法帖正误》中论之甚详」。
刘言:「邓简书『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而东汉是年七月复有丙寅,恐史误也。
简书当时文字,又有月朔不应差云」。
又云:「欧阳询举世呼为率更,传亦书其终于率更,而有八分书一碑,乃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史未尝书也」。
予云:「此例甚多。
如唐史《王方庆传》云,自褒至方庆五世封石泉,而今《宝章集》中方庆官云琅邪县开国子,则是方庆尝封琅邪,后徙石泉也,亦史误云。
至于世之称谓则不常,如杨凝式太子太傅,而今人但呼为杨少师之类」。
刘云:「杨书『赛过珊瑚树』一帖,乃在洛中一僧房中于书㨭上写之,即俗所谓书襻者」。
:「洛阳文潞公家有杨书诗帖十一纸,字与《珊瑚帖》相类,今洛亦有石本,而不能尽载也。
杨多书僧壁,而传于楮素者甚少,今壁书亦自少。
洛阳惟有广爱寺西禅院两壁、胜果院一壁、天宫寺一壁而已。
因甲子岁大水,损失者多矣」。
刘言:「瀛州有《邢峦碑》,甚完。
金陵唐高正臣书本,埋没圃中,其父宜翁令人发出立之,今易致。
其字画殊有虞、褚法也」。
:「《续帖》中『春朝微雨』一帖乃陆柬之书」。
:「法帖中有柬之一帖,乃晋人语,恐柬之临学者」。
予又:「裴行俭以书知名,而世人罕传之。
尝见一帖,写兵法,字甚怪放,恐非真也」。
刘云:「尝见行俭所书《千字》亦工」。
:「《宝章集》题者小字乃钟绍京书」。
:「绍京碑今有存者,盖师薛稷也」。
予又:「焦山《鹤铭》俗传王逸少书,非也。
一小书中载陶隐居书,此或近之。
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书,抑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
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书也。
下有『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盖唐有此人亦号逸少耳」。
:「作钟鼎须用竹笔书乃佳」。
:「不然。
今钟鼎字若《季㜏鼎》、《伯戋盦》,字皆两头纤纤,若使竹笔,何能如此」?
刘又:「顷谒苏子容,未出间,见传唐人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
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
此书偶忘其名。
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远千里求之,所藏甚多,类而成书矣。
尝欲为作序,偶忘此事所出,遂不用」。
:「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唐怀充、沈炽文、姚怀珍等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祇是谓书名耳
后人花押乃以草书记其自书,故谓之押字,或草字,盖沿习此耳。
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上表章亦或尔。
近世遂施押字于移檄,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形模,非也」。
第二劄子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三、《盘洲文集》卷四一
今月二十九日酉时,本所差去使臣承节郎任庆,取押到招安人王先海船二只到岸。
船面阔一丈七尺,在船首领以下一百四十七人。
内五人元系军身,馀人并系温、台州等百姓,各是少壮。
虽王先称愿充水军使唤,其间多有驱虏到人,已申取都督府旨挥,或行拣放,或候防秋事毕发遣。
臣逐一抚存,犒设钱米酒肉,差镇江水军防护,不致生事。
其船欲到镇江府数十里外,逢见都督府总辖福州海船使臣王城,硬将旗、榜令受本人招安,拘栏占夺,不肯放行。
臣亲至江头,差拨水军步将范浡、西津巡检刘宪文及弓兵等人六次催取,方始发遣前来。
其船内有纸甲一百一十副,枪刀弓弩旗鼓等军器共一千五百六十八件,并系王城强夺前去,见行追取。
所有逐人单名、器甲细数,已开具申三省、枢密院